看過清宮戲的朋友們,或許對年羹堯并不陌生。
這是一個悲劇的歷史人物,他年少揚名,官運亨通,不僅是雍正繼位的恩人,還立下了赫赫戰(zhàn)功。
這樣一個在朝堂上熾手可熱的人物,為何在短短兩年間,突然跌入權(quán)利的深淵,最終身敗名裂呢?
兩朝重臣,倍受皇恩
1999年1月,改編自二月河長篇小說《雍正王朝》正式上映,此劇一出就大受追捧,劇中,年羹堯一角也占了相當比重。
于是,對于年羹堯,人們會有些認識誤區(qū),很多人會認為年羹堯是雍正朝大臣、雍正朝人物,沒有雍正的提攜,就沒有年羹堯的威震西陲、享譽朝野。
事實,卻并非如此,歷史上的年羹堯?qū)嶋H上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!
年羹堯的父親是湖北巡撫,盡管出身在官宦之家,可年羹堯后來的地位,卻是自己實打?qū)崚陙淼摹?/span>
首先,不到21歲,他就考中了進士。
古代的進士,可不等于現(xiàn)在的高考,盡管明清時,進士的錄取率有所提升,但鄉(xiāng)試,會試,一場場考下來,最后錄取的只有幾百人。
更別提,年羹堯還是庶吉士。
在明清年代,庶吉士可是二甲三甲里挑出來精英(一甲就三人),還要進行考核,才能成為庶吉士。
因此,在讀書一途上,年羹堯可以堪稱全國前幾。
還有材料說,年羹堯的殿試成績早就被考官們列入前十,呈給康熙御覽。讀完他的文章后,康熙驚嘆這是個人才,可是讓高官子弟成績靠前,必然會引來寒門子弟的非議。
于是,康熙將年羹堯列入三甲進士倒數(shù)前十,成功避開了眾人的目光,在隨后的朝考中,才將年羹堯選入翰林院深造。
不到21歲的少年,就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就,就算放在今天,也讓人為之驚嘆!
令人不得不服的是,年羹堯不僅學問做的好,在武藝、兵法一道上更是出眾。
祖籍安徽懷遠,又是漢人,年羹堯作為漢軍旗人,在滿清貴族面前,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人脈。
可是偏偏年羹堯有才,不到三十就擔任四川巡撫,不僅迅速熟悉了四川形勢,還提出興利除弊的措施,更將四川境內(nèi)匪患清除,在短時間就穩(wěn)定四川。
這樣杰出的能力,引來了康熙的欣賞。康熙晚年,一直相對西北用兵,發(fā)現(xiàn)了年羹堯的軍事才能后,自然大加栽培。
當康熙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、新疆時,年羹堯又成功保障清軍的后勤供給,還與延信(皇太極曾孫,清撫遠大將軍)共同執(zhí)掌軍務。
1721年9月(康熙六十年),青海郭羅克(今果洛藏族自治州)發(fā)生叛亂,年羹堯奉命平叛,在正面進攻的同時,他還利用當?shù)夭柯渫了局g的矛盾,輔之以“以番攻番”之策,最終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,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。
“年大將軍”的威名也從此震懾西陲,享譽朝野,不到43歲的年羹堯成了康熙的封疆大吏。
年羹堯的出眾,自然引來了眾多皇子的注意,其中就包括雍正!
為了鞏固自身的政治地位,雍正不得不拉攏年羹堯,為了表示對年羹堯的寵愛,雍正簡直做到了極致。
不僅時常對年羹堯說肉麻話,例如:
“朕實不知如何疼你,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。西寧危急之時,即一折一字恐朕心煩驚駭,委屈設法,間以閑字,爾此等用心愛我處,朕皆體得。總之你待朕之意,朕全曉得就是矣。所以你此一番心,感邀上蒼,如是應朕,方知我君臣非泛泛無因而來者也,朕實慶幸之至。”
"爾之真情朕實鑒之,朕亦甚想你,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。”
“朕要是不做一個出色的皇帝,就對不起你如此對朕;但你要是不做英武超群的大臣,那也不能回報朕對你的知遇之恩。但愿我們兩個能給后人做千古榜樣。”
說肉麻話不算,還經(jīng)常賞賜他奇寶珍玩、珍饈美味,如對兄弟一樣,經(jīng)常關心他的身體,不僅是他,連帶著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和外孫?;荻缄P切備至。
最過火的是,他還親口說年羹堯是他的“恩人”!
一次次拉攏,雍正的目的不過是利用年羹堯平定西北,在康熙手中,都頭疼的青海叛亂,在雍正時,不到幾個月就出奇地料理干凈,這樣的功績,讓原本反對雍正的人都閉了嘴。
雍正如此的厚愛,怕是只有后來的和珅能較之一二。
過河拆橋,身敗名裂
如果說,康熙的恩寵是賞識,那雍正的恩寵就是毒藥!
雍正的拉攏本身就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,兩人從建立郎舅關系時,就有著重重的陰影。
首先,兩人性格上不和。雍正可以說是半生沉潛,最后一飛沖天,所以心細如發(fā)、城府深沉;可年羹堯卻是少年得志,一路順風順水,所以難免大大咧咧、狂妄不羈。
其次,年羹堯升遷的太快,又站的太高,他性格中的弱點,就暴露了出來。驕傲的年將軍不僅恃功自傲,還目空一切,將自己定義為清朝的棟梁、柱石,而不是雍正的奴才。
雍正忍辱負重,苦心拉攏卻沒有效果,時間一久,自然就翻臉了!
翻臉后的雍正帝,做了兩件事:造輿論,打招呼。
之前,為了平定西北,雍正表現(xiàn)出對年羹堯無比的寵信,如今要“倒年”,自然要先造輿論。
1724年(雍正二年)十月,雍正開始造勢,他故意諭責夸大年羹堯的權(quán)勢,說:近日賞兵,有謠言稱都是年羹堯所請。
并表示,不管年羹堯能力多么強,功勞多么高,只要造成了威福不出自上的局面,就是 " 深可痛恨 " 。
1725年1月,雍正就提拔了被年羹堯彈劾的一個官員。到了2月份,因為青海蒙古部落受災,開始指責年羹堯賑濟不力等等。
這一切,都是在全國傳達一個信息:年羹堯已經(jīng)失寵,風向變了!
《雍正王朝》中的雍正
打了招呼后,開始分化年羹堯的勢力,他秘密告訴地方大員(與年羹堯關系密切的),自己要對年羹堯下手了。
1726年4月12日,傳達口諭,將年羹堯調(diào)離西安,還發(fā)動群臣檢舉年羹堯,對年黨更是嚴令迫促。
雍正的一系列的動作太快,發(fā)揮了他對政敵毫不留情的態(tài)度,下手十分決絕,洗錢是通過朱批一對一地和大臣密切聯(lián)絡,再挑撥離間,團結(jié)反年派,拉攏“關鍵少數(shù)”,就這樣一步步瓦解了年羹堯的軍政集團。
等年羹堯反應過來,頭上就被扣了“92條罪狀”,其罪狀分別是:大逆罪5條,欺罔罪9條,僭越罪16條,狂悖罪13條,專擅罪6條,忌刻罪6條,殘忍罪4條,貪婪罪18條,侵蝕罪15條,可以歸結(jié)為三點:
一是“僭越”:年羹堯贈送給屬下官員物件,要讓官員叩頭謝恩,發(fā)給總督、將軍的文書,本來是平行公文,卻擅稱“令諭”,將同官視為下屬;甚至蒙古額附見他,都要行跪拜禮。
朝廷派來的御前侍衛(wèi),理應優(yōu)待,被他當作"前后導引,執(zhí)鞭墜鐙"的奴仆來使用。
二是結(jié)黨營私:在文武官員的選任上,凡是年羹堯所保舉之人,吏、兵二部一律優(yōu)先錄用,號稱"年選"。
三是貪斂財富:據(jù)統(tǒng)計,年羹堯貪贓受賄,其中侵蝕的錢糧累計達數(shù)百萬兩之多。
事實正是如此嗎?
關于“僭越”,在李衛(wèi)身上已經(jīng)有了相同的事情,可雍正只是罵他小人得志。
而結(jié)黨營私這件事情,雍正的很多臣子都有此類事情,即便是雍正自己做臣子的時候,也有此類事情。
關于貪贓枉法,雍正早就知道年羹堯的貪婪,這在康熙朝的時候,雍親王府的用度有一陣都是靠年羹堯所送“孝敬”。
年羹堯真正的死因,不過是看不清形勢,最后功高蓋主,最終身敗名裂!
年羹堯之死,像一面鏡子,照映出了深不可測的帝王之心,以致于奏折上寫錯的“夕陽朝乾”看起來更像是個可笑的借口。
他的死,更提醒了今人,在得意時,切記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!
支付寶轉(zhuǎn)賬贊助
支付寶掃一掃贊助
微信轉(zhuǎn)賬贊助
微信掃一掃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