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月色下(散文)

日期:2023-02-14 16:10:25 瀏覽:

        下午放學,我回到離學校一公里的村子——陪陪父母親。一輪皎潔的秋月早已掛在天空,月光如水灑滿了小弟寬敞的庭院,照在了母親曬的紅芋片、梅豆干、白菜干上……望著眼前的一切,我的思緒回到了童年的月色下。
       上小學的時候,我們是有秋忙假的,大概是半個月,或者更長。白天父親母親帶著我們姐弟四人去地里干活,快到黃昏的時候,一輪明月早早地出現(xiàn)在東方的天空,父母拉著滿滿的一架子車“勞動果實”,我們姐弟四人在架子車前后跳著跑著,跟著父母親回到了家,當時的家還是土坯房。
        一到院子里,父親母親便把在地里撿拾的香泡子、馬蹦兒,從兜里掏出來分給我們四個,那香泡子的味道比現(xiàn)在超市里賣的不知好吃了多少倍?然后母親系上圍裙到廚房做晚飯,父親燒火,我們姐弟四人在院子里嬉戲打鬧,在月色下捉迷藏,做皮影戲。很快,母親飯做好了,父親打開收音機,播放劉蘭芳的評書《楊家將》我們一家六口,圍坐在院子里的飯桌上,邊聽          評書邊津津有味地吃著母親做的手搟面,雖清湯寡水但越嚼越香。隨著劉蘭芳那鏗鏘有力的聲音“要知后事如何,請聽下回講解”我們的晚飯也結束了。
        一家人開始了自己的“工作”。
       “今天晚上要把這些紅芋切好,灑地里,明天早上再擺擺,趁天好,趕快曬曬好收藏。”父親切著紅芋片說。
       “今年的新棉花下來,給你們四個,都做上新棉襖,省得過冬把手腳凍爛。”母親一邊掰棉花一邊慈愛地看著我們。
       “媽,梅豆干曬好,你過年給我們摻肉炒炒吃!”我對著月光認真的擇著梅豆,生怕里面有蟲。
       “你們兩個好好的剝豇豆,明個兒清子,媽給你們燒豇豆稀飯喝。”大弟、小妹圍著簸箕剝豇豆。
       “你們幾個要好好讀書,考上學,跳出農(nóng)門,就不要像我和你媽一樣,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里干活了。”父親教育我們。
        小弟一會兒跑到父親跟前遞個紅芋;一會兒跑到母親面前遞個花桃子;一會兒跑到我面遞個梅豆;一會兒跑到大弟和小妹的簸箕抓一把豇豆玩耍;一會兒爬到院子里的石榴樹上摘石榴給我們吃。
      “媽,給我們講個張果姥姥的故事吧!”小妹望著圓盤似的月亮。
         聽著媽媽那動人的張果姥姥搗藥的故事,我們的“活兒”不知不覺間都干完了,只有爸爸面前還有一大堆紅芋。
      “慧,你帶他們?nèi)齻€洗洗手腳,睡吧!我和你爸幫紅芋片切完。”母親吩咐我。
        月光如水透過窗子,灑進了臥室,弟弟妹妹很快入睡,窗外響著父親母親切紅芋片的聲音……
       光陰似箭,歲月如歌,轉(zhuǎn)眼三十多年過去,父母親都成了滿頭銀發(fā)的老人,遵照父母的叮囑,我也在家鄉(xiāng)的土地上當了二十多年的語文老師,弟弟妹妹都有了自己的事業(yè),歷經(jīng)人世間的風霜雨雪,再仰望眼前的明月時,我好懷念小時候那月色下的畫面。
 
作者簡介:
亓曉慧,女,阜南縣許堂鄉(xiāng)大橋中學語文教師,澆花育苗之余,喜好排字撰文,作品散見于《阜陽教育》《阜南教育報》《學習強國》《潁州晚報》《潁州文學》《西部散文選刊》《絕對文學》等報紙平臺。


            編輯:傅友君

支付寶轉(zhuǎn)賬贊助

支付寶掃一掃贊助

微信轉(zhuǎn)賬贊助

微信掃一掃贊助

    A+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8-08 15:03:29  所屬分類: 散文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