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大爺今年76歲,因尿毒癥在阜陽市第六人民醫(yī)院血液透析科透析4年多,患有多囊腎,需長期規(guī)律血液透析治療。
2個月前,他感到左足疼痛,夜間尤其明顯;1個月前,腳趾潰爛出血潰瘍后疼痛加重,難以入睡。
魏大爺來到醫(yī)院做透析時,和血液透析科主任汪麗說了這個情況。汪麗給大爺查體時看到,大爺左下肢皮膚足趾破潰、腳面發(fā)紅,左側足背動脈搏動微弱幾乎摸不到,右小腿皮溫低,右側足背動脈也減弱。考慮到患者有維持性血液透析病史,不能排除外下肢動脈閉塞,汪麗立即聯(lián)系血管外科副主任醫(yī)師謝巒進行會診。
謝巒仔細查體后,讓魏大爺去做了雙下肢血管CTA,結果顯示:雙下肢動脈鈣化嚴重,左側腘動脈遠端接近重度狹窄接近閉塞。明確診斷為“雙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”,左側為重。進一步發(fā)展的話可能會下肢壞死,甚至截肢。
圖:左下肢閉塞動脈
謝巒向魏大爺及其家屬全面解釋了病情,闡述此癥的形成機制和因此隨時可能引發(fā)的一系列并發(fā)癥,很快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。但患者腎功能接近完全消失,心衰嚴重,基礎疾病較多,術中需使用的藥物難以通過腎臟排除,汪麗和謝巒隨即決定科室合作,手術完成后立刻進行血栓透析,減少患者腎臟負擔,清除體內多余液體。經過兩個科室系統(tǒng)評估患者病情后,于2024年4月8日行左下肢動脈造影+球囊擴張成形術,手術僅用1小時左右便開通閉塞血管。術后在醫(yī)護人員護送下,魏大爺直接進入透析室透析。
圖:術前術后對比
在血管外科醫(yī)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,隨著病情的好轉,魏大爺?shù)奶弁粗饾u消失,并很快像往常一樣行動自如,可以正常生活。
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
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多見于中老年人,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,或僅有輕微不適,如畏寒、發(fā)涼等。之后逐漸出現(xiàn)間歇性跛行,晚期可出現(xiàn)靜息痛,最終肢體可出現(xiàn)潰瘍、壞疽。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及CT血管成像(CTA)已成為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首選檢查方法,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風險低,恢復快,目前是首選療法。
該病的預防主要在于嚴格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,如嚴格監(jiān)測、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血脂,嚴格戒煙,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,降低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發(fā)生率。
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如果本身有任何血管疾病,如動脈硬化(也稱為動脈粥樣硬化),透析治療可能會使動脈硬化逐漸惡化。尤其在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中。主要原因是血液透析器去除尿毒癥毒素的能力較高,但是生物活性物質如細菌內毒素( ET )可能通過透析器中的反向擴散和反向過濾現(xiàn)象從透析液轉移到患者血液中。大量內毒素進入血液會引發(fā)慢性反應長期可引起各種透析相關長期并發(fā)癥如皮膚瘙癢、高血壓、血管硬化等。
而動脈硬化病變常累及大中肌性動脈,一旦發(fā)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腔,則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將缺血或壞死。
內容 | 血管外科 謝巒
支付寶轉賬贊助
支付寶掃一掃贊助
微信轉賬贊助
微信掃一掃贊助